社会学院纪莺莺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4-02-28投稿:莫晓燕 部门:社会学院 浏览次数:

2024年2月,8188威尼斯娱人城社会学院纪莺莺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发表《当代中国志愿精神的多重文化源流——一项生活史研究》一文。纪莺莺教授长期关注政治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社会治理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研究,文章为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共同体高质量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纪莺莺1.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基层志愿服务事业显著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这也是在新发展阶段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社区志愿者作为构建社会秩序和支撑社区发展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也被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所重视。很多研究都注意到,在城乡的基层社会生活中,存在一些被称为“社区志愿者”“社区积极分子”“社区能人达人”的群体。他们既处在行政制度的边缘,也居于社区公共生活的核心,对于基层社会秩序的生成、维持和调整意义重大。如何解释这一重要群体的生成机制、行动逻辑与深层动机?这既是理解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文章指出,社区志愿者既处在制度体系的边缘又处在社区公共生活的中心,对于基层社会秩序的生成和维系至关重要。文章通过使用生活史访谈方法深入社区志愿者的精神世界,提出有关社区行动者的类型学,区分出爱好者、奉献者、意见者与中立者四种类型,前两者构成广义的“社区志愿者”。分析积极社区行动者赖以产生的多重文化源流,可以发现家意识、个体意识和单位意识三重线索的交互作用是推动社区志愿者投入公共生活的根本动力。行动者是以生活实践承担多重文化脉络的负载者,社区由此成为从家庭到国家的中间结构。

从广义上来说,行动者处于多重文化脉络之中,他们的生命历程既体现着跨越世代的文化源流的累积,也体现着多重文化源流之间的交错、结合与紧张。生于1950-60年代的奉献者的生命节奏受到国家政治的强烈影响,社区公共生活对奉献者来说既是单位生活的延续,也是家族生活的再生。生于1970-90年代的爱好者虽然更为明确地区分出了社区和核心家庭的边界意识,但他们从个体家庭迈向社区的理念表达与行动转化仍然深度依赖着单位意识和家族意识的支持。相对来说,奉献者体现出家意识和单位意识的更强烈影响,爱好者则更多体现出个体意识的影响,但对爱好者生命历程的深描仍然显示他们与家文化、单位文化存在接榫之处。

文章深入地反思了“国家与社会”的理解框架,为理解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志愿者与社区治理提供了一个新框架,揭示了宏观社会转型在个体行动者身上沉淀的意识与情感结构,也展示了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的历史路径。


作者简介:

纪莺莺2.jpg

纪莺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8188威尼斯娱人城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曾在《社会学研究》、《社会》、China Information等中英文权威刊物就相关议题发表20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和多项省部级课题。获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2023)、获上海市“曙光学者”(2018)、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8)、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七届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019)、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2019)、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奖(2016)等。